广东古人类活动时间或可再前推六十万年

renwen 提交于 周一, 2018/12/24 - 23:52

广东古人类活动时间或可再前推六十万年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5-03-09

磨刀山遗址(图片来自郁南县政府官网)

 

  日前,在备受瞩目的201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25个初评候选项目中,“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是唯一入选的广东项目。

  专家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年表一直停留在距今13万年左右的马坝人时代。而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确切地改写了这一历史。

  这是广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化遗存,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同期,将广东已知有人类活动的时间提前了数十万年,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郁南磨刀山遗址: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在几千平方米的磨刀山遗址现场,一片红土地上立着一堆堆土墩,挖出石器的痕迹清晰可见。磨刀山地处南江盆地东北部,为南江西岸第四级阶地。2014年4月至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在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

  刘锁强是这一考古项目的执行领队。根据他的描述,本次发掘出土近400件石制品。石制品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与石英岩为主。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器及使用砾石等。所发现的石制品类别涵盖从搬运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废弃石器的整个过程,反映出发掘区存在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石器类型有砍砸器、手镐、手斧与刮削器等,其中又以砍砸器数量为多。石器尺寸以大中型为主,多为权宜性工具。

  刘锁强指出,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石器生产操作链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损耗、低效率的石器生产方式。磨刀山遗址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理位置处于华南与东南亚的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其低效的石器生产程序、粗率的石器加工工艺及相对单一的石器组合正是适应湿热环境的体现,应当与有机质的工具如竹木器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

  磨刀山遗址的石器技术具有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一般特征,但与长江流域湖南、安徽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明显差异,而与广西百色盆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早期文化具有更多的同质性,表现出更偏向于热带气候环境的古人类适应模式。

  专家们通过目前发现的遗物推断,当地的古人类活动时间可能可以追溯到七八十万年前。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南江流域:有66处旧石器地点

  自2012年底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粤西南江流域开展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目前已发现66处旧石器地点(遗址),采集到数以百计的打制石器。地点群主要集中发现于南江盆地东北部四级阶地至二级阶地,大部分地点密集分布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 

  南江盆地旧石器地点的区域分布密集程度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较为罕见,表明更新世古人类在南江流域不仅活动频繁且延续时间长。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石制品数量多、种类丰富,不仅反映出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还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显示其作为长期活动的中心营地的功能。类似的还有罗艮顶等地点。而东水口等其他大部分地点发现的石制品数量少、分布范围小,石制品类型相对单一,显示出作为临时活动地点的特征。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内不同地点石制品数量的多寡与不同地点功能的差异,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更新世古人类栖居形态。

  刘锁强指出,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南江流域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既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分类标签: 历史考古, 文化